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尽管传统的化疗与放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肿瘤生长,但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往往限制了疗效。与此不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小分子结合,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同时释放细胞毒性药物,实现对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这一创新性抗癌疗法不仅融合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优势,还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的快速发展,ADC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最近,乐普生物的注射用维贝柯妥塔单抗(MRG003)因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要求补充资料后,迅速重新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快速受理。该药物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过高亲和力结合肿瘤细胞,释放强效有效载荷,导致癌细胞死亡。维贝柯妥塔单抗的快速审批显示出其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预示着更多患者将更早受益于该创新型ADC药物。
此外,山东科伦博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原名SKB264/MK-2870)也获得了NMPA第二个适应症的批准用于治疗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铂类化疗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较目前的标准治疗,芦康沙妥珠单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其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在ADC药物研发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国际上,芦康沙妥珠单抗也获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目前,ADC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实体瘤及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Kadcyla(T-DM1)是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代表性ADC药物,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Adcetris(Brentuximabvedotin)则有效改善了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百英生物致力于ADC抗体的开发,搭建了完整的ADC偶联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抗体表达至质量鉴定的全方位服务。该平台的优势在于基于半胱氨酸偶联的高通量筛选等实验设计,确保医学研究的高效率和精准性。
随着ADC药物的快速发展,域内的企业如尊龙凯时逐渐崭露头角,推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持续进步。未来,预计将有更多类型的ADC药物问世,为医学领域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